音樂節後台,我和主辦人聊了幾句 ——在 2023 浮現祭聽見的地方連結

Photo Credit:浮現祭

一場音樂節如果還能找到再去第二次的理由,也就意味著有它存在的意義了,對吧?——在前往浮現祭的路上,我腦中偶爾浮現這個疑問。

落在台灣二二八連假期間,位於台中清水的浮現祭迎來了第四屆舉辦,同時也是陣地移師鰲峰山運動公園後的第二年。順著去年的路線,我從清水市區徒步抵達會場。一路上滿滿人群,相較去年,天氣穩定了許多(如果你還記得當時的標題)。

Photo Credit:浮現祭

另外,與去年的最大不同,還包括場地的擴張和演出的陣容。在新增了舞台以後,浮現祭如今一共有六個舞台在進行。於是「選擇」這件事,也成為聽眾們這趟旅程中最大的煩惱,且國外樂團的回歸參與,某程度上,更大大增加了難度。

把名單排開,來自泰國的 HYBS、BAYBAY,日本的 Cody·Lee、She Her Her Hers、SUGIZO、Brother Sun Sister Moon 等,還有台灣本地的包括拍謝少年、美秀集團、、Multiverse、老王樂隊等……

要在兩天內把這些聲音聚集在一座台中小鎮,不禁好奇這背後,到底是個怎樣的運作?

Photo Credit:浮現祭

海岸線上的音樂祭

活動第二天中午,正當我前往芒果醬演出的路上,碰巧就在主舞台後方遇到了主辦人老諾。當天下午也將上台演出的他,算是我們第一次碰面,於是停下打了招呼,聊了幾句。

能在自己的家鄉舉辦音樂節,絕對有意義非凡。台中清水出身的老諾,當初就是意識到台灣海線一直以來缺乏音樂活動,於是面臨 2020 年的瘟疫爆發,他萌生了離開台北,回到家鄉推廣音樂的念頭。

說到清水神社遺跡的新增舞台,老諾分享,這個從日據時代留下的市定古蹟,象徵了清水的歷史地位,因此將音樂與之結合,正是浮現祭的舉辦意義之一。且不說不知道,原來文化園區內豎立的神社石造狛犬,就是浮現祭主視覺上的吉祥物。

Photo Credit:浮現祭

其實清水的發展,長期以來都在台灣歷史中佔有重要意義。不僅是日據時代,在越戰期間也曾為美軍的駐紮地,因此當時候留下的音樂文化,都給後來 80 年代末、90 年代初的台灣音樂,定下了發展方向。

這時候,老諾忽然提起了去年本網站下的標題:「這是一次環繞著天氣的音樂祭」。他笑說,那其實誤會了他的初衷,「實際上要辦在鰲峰山公園,就是想讓大家看看這裡的風景,是很美的。」

Photo Credit:浮現祭

搖滾一刻:想做的事太多了

如果熟悉老諾這號人物,也大概會知道,他除了台灣,近幾年來也和大馬音樂場景有緊密聯繫。

作為台灣場與大馬場城市巨響音樂祭的主辦人之一,他不只將國外音樂帶進來,也把台灣音樂推向國際。

還有一件值得留意的事是,台中土生土長的老諾,也因為有感於台中的在地搖滾音樂史缺少紀錄,因此選在今年,策劃了刊物《搖滾一刻(完售之前)》,除了完成他一直以來想做的事,也借此梳理台中搖滾樂的發展脈絡。

創辦人老諾。
Photo Credit:浮現祭

「啊……想做的事太多了,很多東西可以說,不過資訊很散落,就不太知道要怎麼呈現。」他帶著滿意地感嘆。後來也再向我述說了一些台中清水美食、當地生活文化的故事。

為什麼要辦在清水?

兩天的活動時間內,我除了守候在舞台前觀看演出,也不時走到市區和公園外圍去散步。也因為隨行友人的讚賞,令我更加意識到,浮現祭作為一個音樂祭,除了凝聚台灣獨立音樂的特色以外,更難能可貴的是還做到了與在地文化的結合。

如今台灣各地的音樂祭,也逐漸把地方的連結看得更注重。畢竟「為什麼要辦在這個地方?」對聽眾而言,絕對是演出陣容之外的吸引力之一:畢竟同一個樂團,能在不同的音樂節上有多少變化?

就像當我們提到大港開唱和貴人散步時,很難不將鹽埕和台南的市井樣貌聯想在一起,相信未來的浮現祭,也將會是其中之一。

Photo Credit:浮現祭

那麼,既然來了第二次的浮現祭,還會來第三次,甚至第四次嗎?

說句實話,其實是滿累的(認老了)。不過如果遇到對的時間,對的人,浮現祭絕對是值得一次的體驗。好好走進一座小鎮,去認識一個公園,聽見一些新的音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