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芳專訪:30年後,她唱的不再只是情歌

圖片來源:何樂音樂

新不了情是學習放手的歌

《新不了情》也是近30年前的歌了。這首歌1993年收錄在爾冬升執導的同名電影原聲帶裡頭的主題曲,依然在KTV里,在選秀節目里。無數人、不同的歌手忘情地唱著:「回憶過去/痛苦的相思忘不了/為何你還來 撥動我心跳/愛你怎麼能了/今夜的你應該明瞭/緣難了/情難了……」

令人難以忘懷的情歌,唱的是刻骨銘心。

不過,對於萬芳而言,28年後,《新不了情》已經不只是情歌了。

「1993 年錄制這首歌的時候,我就是在錄音室裡滿臉淚水唱完這首歌,然後我就在歌裡面了。新不了情等於我,我就等於新不了情。」

 

 

如今,再唱這首經典名曲,萬芳有了不同的角度,也邀請所有聽這歌的人一起放下。

「我知道很多人唱這首歌,在KTV唱或聽著這首歌,都會哭啊傷心啊。我後來唱這首歌都會邀請所有人,把那曾經讓你傷心的人,用你的意念唱的時候把他叫過來,原諒他並且祝福他。」

「如果你曾經讓對方傷心,也請他原諒你,也請他祝福你。唯有這樣,我們才能往前走,不讓過去一些事卡住我們的能量。」

「所以這首歌是一首情歌,但又不只是情歌。是可以驅動我們學習放手,學習和解的一首歌……然後我們可以微笑往前走。」

今日再聽萬芳唱著人生不同面貌的悸動,唱著更多面的情感,唱著多樣化的音樂。你也許懷念那個唱情歌的萬芳,或者,你有多久沒聽萬芳了?

時間仍然繼續走,就像老朋友一樣,再聽還是熟悉的聲音,但你會驚嘆今日更加精彩的萬芳。

圖片來源:何樂音樂

《給你們》金曲獎7項入圍 ,「做自己就是真實的力量」

當然,值得恭喜的是,萬芳今年憑專輯《給你們》入圍了金曲獎7項獎項,也是最佳女演唱人以及最佳華語專輯的大熱門。出道30年,依然能以優秀的歌唱表現和豐富的專輯音樂入圍過金曲,對萬芳而言意義非凡。

聽見自己入圍7項金曲獎時,萬芳滿滿的興奮和感動。

「精神上有不一樣呀, 尤其是這幾年投入更多的製作工作,也在《給你們》中擔任製作人。」

「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多年累積的音樂想法,而且可以被聽見、被理解,讓我覺得很感動。」

看到這次一起入圍女演唱人的歌手們,萬芳形容,這次入圍是「整個世界都在鼓勵做自己。」

「我覺得做自己就是真實的力量。剛好也是《給你們》這張專輯要傳遞的訊息。你的特色,你的特質,不管是天缺或天分,都可以被理解與綻放。」

於是,我們看到,萬芳要《給你們》的是一個做自己的萬芳。

回顧她的30年,你又看到什麼面貌的萬芳呢?

 

時間依然繼續走:萬芳的30年歌唱生涯

1990年,萬芳以《時間依然繼續在走》專輯出道。出道超過30年,萬芳這麼形容自己的歌唱生涯:

「第一個十年,就是大家熟悉的林萬芳,唱了很多年情歌 《試著瞭解》《猜心》《割愛》《新不了情》 ,唱了很多電視劇,很多電影主題曲的林萬芳。」

「第二個十年,我中間離開了8年時間 。我沒有出唱片,但用不同的方式繼續唱歌。站在不同的舞台,也去演戲,主持廣播節目等等。」

如今是第三個十年,離開唱片圈八年再度回歸的萬芳,走到了不同的生命階段。她開始思索到底要透過歌手這身份、透過創作和歌曲,跟這世界說什麼話?

「要說什麼話蠻重要的。離開8年後,經紀人對我說,如果我要再回來,我勢必有話要說。對,我有些話想說,但我想說的已經不完全跟愛情有關。」

「我有了更多的生命體會,我覺得那些體會是很珍貴的,很希望可以分享。當你很挫敗的時候,當你不勇敢的時候, 很多人都一樣。」

「所以,我就寫了一首歌叫《我們不是那麼地勇敢》。」

 

2010年起,萬芳開始吟唱跟生命有關的不同議題,不同階段的情感,包括告別、關係的斷裂、自我的面對等。那時候,因為也經歷了不少生死離別,萬芳出了一張專輯,叫《所以我們不要傷心了》。

而回歸後的第二張專輯,她則唱給父親:《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》。她填詞的主打歌《原來我們都是愛著》,寫的就是父親的愛。

專輯裡面有首歌叫《阿茲海默》,由導演黎煥雄填詞,青峰作曲,讓她印象特別深刻。

「我當時希望能夠唱跟生命河流有關的歌曲,生命的河流會流到那裡去?我有了這個方向後,就看宇宙有什麼樣的作品帶到我身邊來。」

那時,她恰好跟黎煥雄在合作一出舞台劇《台北爸爸紐約媽媽》,她感覺導演是可以寫歌詞的,便向他邀歌。

「他問我說:寫什麼呢?我說:生命關切的是什麼,就寫什麼……結果他回去做了一個夢,夢見自己患上阿茲海默,就寫了阿茲海默這首歌。」

「我第一眼看到他這麼直白地將阿茲海默寫成歌名,覺得很震撼。然後這首詩很難譜曲,我們就要求青峰來譜曲,搭成很動人的歌曲。」

 

 

《給你們》給還原的你我 ,真實比完美更有力量

再隔8年後,萬芳於2020年推出了《給你們》。

「其實到這張專輯,我在想我也到50歲了,面對生命不同階段,我還想跟大家說什麼?」

「回過頭看,我發現很多生命都必需作出很多扭曲來迎合這世界 。那我們如何將自己還原?」

在萬芳眼中,「還原」這件事很重要,也是《給你們》 這專輯背後所要表達的「真實的力量」。

因為──真實比完美更有力量。

「什麼是還原?我們從小到大,不管是父母的教育、學校的教育、我們跟同學的相處 、出了社會跟這世界的關係,我們都不斷在隱藏自己,在扭曲自己,去融入這個世界的價值觀,進入這個容器。」

「可是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麼?其實有時候已經不見了。」

那要怎麼還原呢? 過程其實非常不容易,可是萬芳說,它非常值得 。

「當你可以還原的時候,你會發現自己越發年輕,你會更加輕盈,不會受到這麼多的制約。這些東西對我後來十幾年的成長過程非常珍貴且重要。」

因此,萬芳把自己從多年生命經驗中領悟出的精髓,透過專輯和歌曲表達出來。

 

他們還找來了一個製作企划統籌,將萬芳要說的話變成文字,再向創作人邀歌。

《給你們》就邀來了《什麼把你帶走》、《模樣》、《好風景》、《給妳們》、《阿峰今天沒有來》等等歌曲,組成了一張屬於萬芳的 「還原」專輯。

因為這專輯,她開車去了台灣各個小地方,做了面對面的聽歌會,與聽眾們在咖啡店和書店相遇,數十人在小小的空間里對話聊天。

為何想要做這麼不符合經濟效益的事情?

因為萬芳覺得,這30年來聽萬芳的人,總是在房間里聽,在KTV裡唱。每一首萬芳的歌,都曾陪伴不同的人走過不同階段的生命,而可以和這些人一起思索和成長,是件很有意思、也很微妙的事。

於是,一首歌不只是一首歌,它有了更多意涵。

於是,萬芳希望近距離和大家見面,將一些歌的意涵「還原」。

「如果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到小巨蛋,是不是可以去你家隔壁,或就在你家附近的書店裡?」

這就是萬芳想做的事。

也因為這張專輯。她和新晉音樂人合作。如詹森淮。

萬芳到台灣各地舉辦小型聽歌會。在新竹場,詹森淮也與她一起演出。圖片來源:何樂音樂

萬芳心態年輕,喜歡和不同音樂人合作,對不同音樂擦出的火花更是好奇,因為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都不一樣。

所以,她這次找來黃韻玲和陳建騏,但求音樂類型多元化。她本身對歌詞也有所要求。這次其中的驚喜,就來自詹森淮。她其實在詹森淮還叫「詹宇琦」時,便開始關注她的歌曲。

這次和詹森淮合作,是因為有王小苗的詩。

萬芳本來有想過自己譜曲,但聽到詹森淮的曲,便驚嘆寫得太好了,讓這首詩更立體了;聽了詹森淮的Demo,也覺得她吉打彈得很棒,於是製作人黃韻玲也加入了詹森淮的吉打伴奏。

「我很開心這次認識詹森淮。她有很獨特的氣質在音樂裡頭。」

給疫情下的我們 :

穩定自己,感受生命的強壯與脆弱

有一首歌,萬芳在拍MV的時候,不能自已地哭了。

那首歌,就是《阿峰今天沒有來》,歌曲的英文名是“A Vacant Seat ”。每一次的相聚,大家都會到齊,直到有一天,有張椅子空了。

「這一年經過疫情,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強壯和生命的脆弱,還有更深刻地感受到無常。」

疫情也讓她在巨蛋的演唱會一再展延。

「其實延期對我來說蠻平靜,因為這不是我個人的事,是全世界的事。我覺得演唱會在生命面前是一件很小的事。」

 

 

疫情爆發,海外演出少了, 萬芳反而多了很多生活空間,以及和家人相聚的時間,也多了很多與自己相處的機會。

「我們在面對生命的時候,很多價值觀和輕重順序都會變得不一樣。這次疫情會改變很多人的價值觀。整個世界在更新,我們也要學習更新自己啦!」

她瞭解疫情下大家面對種種挑戰,也祝福所有人在這疫情期間穩定下來,好好面對那個忙碌時曾經忽略的自己。

「疫情在教我們如何回到簡單的生活狀態。祝福所有朋友將自己安定下來 。心安 ,平安。」

 

採訪筆記:她早已爬過愛情這座山

萬芳有首歌叫《慢火車》,鄭華娟填詞作曲。歌里這麼唱著:慢火車/火車慢/我要爬過愛情這座山/就算淚會流/氣會喘/也是最美的挑戰…..」

《慢火車》收錄在2005年發行的《One 芳新歌+精選》,是當時歌迷非常熟悉的情歌之一。不知為何,重復聽著這張專輯,總覺得我們熟悉的萬芳在告別愛情這座山,但我們卻還在山裡尋求那療癒歌聲的慰藉。

多年後可以採訪萬芳,個人情感上也有很多感觸。和萬芳聊起來很舒服。說起馬來西亞,聊起美食很快就打開話匣子。她愛吃馬來西亞大排檔食物,還有Roti Telur,和馬六甲的Ais Kacang。

她的歌聲依然療癒,但所唱的歌確實已不只是情歌了。尤其《給你們》就有對生命中不同意義的詮釋和訊息。

唱了30年的萬芳,是什麼模樣的萬芳呢?是更加豁達的萬芳嗎?

她說,她比以前更快速地面對自己的脆弱,很快地接受自己。

「我不知道是不是更豁達、更樂觀,我自己也還在路上。但我知道我可以更能接受自己……的不完美。」

圖片來源:何樂音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