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門歌手與流量年代的溫層認知

圖片取自網絡

也許對14歲的新加坡學生來說,五月天也是冷門歌手。

前陣子有中國大陸的14歲(他說的)網友寫了一則貼文「推薦一個冷門的新加坡華語歌手 – 孫燕姿」。可想而知,孫燕姿被人貼上「冷門歌手」標籤當然是在網上炸開。剛炸開的時候,大家並不知道寫的人14歲,是後來他跳出來澄清解釋的時候透露的。

孫燕姿2000年出道,同年兩張專輯《孫燕姿》和《我要的幸福》口碑銷量都高,新人之姿橫掃各大排行榜和獎項,當時誰不會唱《天黑黑》啊?後來緊鑼密鼓地專輯一張張出,紅歌也一首首累積,孫燕姿這個名字街頭巷尾大家都認識,絕對是大家心中的天后,毋庸置疑。

可,這也已經是20年前的事情了。

2007年的《逆光》專輯後,孫燕姿步伐明顯大幅度放慢,基本上沒有個三四五年,不會有新專,而中國大陸後來一堆大型真人秀節目,她也只參與了一個當導師。這樣看來,14歲的人不認識孫燕姿很說得過去。

那我就丟多幾枚「催淚彈」吧。

和在新加坡中學教華文的朋友聊天,問他們現在的中學生對現在的華語樂壇認識的名字有哪些。朋友們說:周興哲和林俊傑。然後我問起孫燕姿,他們說學生不是不認識,就是只聽過名字沒聽過歌。

我之前也當過中學華文老師,2014年,也就是七年前離開。我當然上課的時候會藉機盡量把中文音樂融入課程,而當時學生對「孫燕姿」的認知和現在的學生情況差不多一樣。

請允許我再丟個「震撼彈」吧。

我又問朋友們,那「五月天」學生應該認識吧?朋友答:不太認識。

這次我就的確嚇著了。因為七年前我還在教書的時候,學生是認識五月天的,而且還有好些是粉絲。朋友提醒我,五月天上次發完整專輯是2016年。雖然後來都有零星單曲,但單曲終究是單曲。

我不太認同專輯論,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聆聽習慣已經不是以專輯為單位,只有我們這些「老人家」那麼在乎專輯這件事。

看看那些佔據Spotify前50的,排在20大只有一首華語歌:任然〈飛鳥和蟬〉。有啦,50大有阿信,是周杰倫和阿信的〈說好不哭〉,所以沒有五月天喔。關於那些排行榜的華語歌曲素質,這個可以另寫一篇討論。

現在的中學生大概更聽過任然、曹楊、En,但有趣的是,他們不見得是熱愛這個歌手的,情感的連結度是在於歌曲而非人,也就是我們所謂的「歌紅,人不一定紅」。他們最愛的應該還是BTS、Billie Eilish吧,很合理的選擇。

好了,給點希望吧。

有的。更加碎片化的聆聽時代,也能促成驚喜。例如,朋友說他有中學生因為Spotify的歌單而認識了甜約翰,非常喜歡他們。之前茄子蛋來新加坡開專場一票難求,我以前的學生知道我有買到票都很羨慕,因為他們很愛茄子蛋。也有朋友說,有學生在聽嘻哈饒舌然後很愛某個香港音樂人,但我這個朋友不認識所以想不起是誰。

回到「冷門歌手」這個話題,不同年齡層的認知是不同的,因為不同年代的聽歌記憶有別。但說實話,我不會隨便把不認識的人就當作是冷門,因為怕自己孤陋寡聞,稍微搜尋一下應該就會知道這個音樂人的「地位」。我只是在想,14歲小伙子的人生如果像他說的是古典樂長大,不知他上網的演算法和搜尋是否也會被侷限。

那寫這篇是要幹嘛?

我只是想說,中學生不見得認識孫燕姿五月天,但有可能認識甜約翰,其實我們現在擁有了level playing field,年輕市場人人有機會,就看你有沒有辦法被聽見,還有多常被聽見。

至少,我順著串流排行榜的熱門歌,裡頭還是有好些音樂性不俗的作品。接受度這件事,或許沒想像中難跨越。

Welcome to TAMA。一起努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