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線條記錄音樂的節奏——書畫家王嘉堃Sing a Song歌詞展

藝廊門口的兩側張掛著一幅幅匾形的書畫作品,藝術家的筆劃在宣紙上纏綿,有些作品要倒退一步,端詳許久才能悟出其筆劃的構成;少數作品則是棱角分明易懂,却不失個性。

當你以為「書法」僅是由白紙黑字所組成時, 忽然之間就偶遇了萬綠叢中的那一點紅。

走近一看,每幅作品原來都是一首首歌曲,在作品介紹欄位還貼心地附上QR碼,讓觀眾可以掃碼聽歌,在看展之際體會藝術家是在怎樣的音樂渲染下,揮灑出眼前的書畫作品。

這是一場以歌入畫的展覽。馬來西亞書藝家王嘉堃本次的展題為「Sing a Song 2.0」,共展出30幅作品,而這並非他首次書寫歌詞作品。

數年前,他以古詩詞入畫,潑墨揮灑古人的「流行歌曲」,去年他在檳城登場的「情書」個展,曾出現多幅魏如萱的曲目歌詞。

這次採訪約在雪蘭莪八打靈再也的表演藝術中心,即本次展出的地點。

初次見面,嘉堃扎著馬尾、蓄著鬍子,穿一身黑,簡單隨性卻也風格鮮明,十分契合他之後在訪談裡多次提及的「即興」與「技術」的結合。

採訪前就曾聽聞,本次展覽中,曲風迷幻柔軟的台灣獨立樂團Deca Joins作品佔了三分之一。

親身看展后還發現,其他入畫的歌曲年代跨度甚廣,從中文樂壇經典的齊秦、王菲,到如今台灣獨立音樂圈當紅的告五人、老王樂隊、草東沒有派對皆有。

詢及嘉堃如何選歌,他簡短解釋,一切以歌給他的感覺為主,「主要是我認為好聽的,這很抽象,當然歌詞也蠻重要。」

《霧》@ DecaJoins/王嘉堃提供
《安九》節錄 @ 老王樂隊/王嘉堃提供

至於與Deca Joins的「邂逅」,也是他在無意間聽到Spotify演算法的網絡推播。

「可能因為我也有聽老王樂隊、魏如萱等(台灣歌手)。」

「(Deca Joins)我聽了一段時間,更多時候都是用Spotify在車上聽。一開始沒去留意,後來覺得他們的歌很耐聽,每一首都好聽。」

揮毫之際,嘉堃會不斷重複聆聽筆下的同一首歌,沉浸在旋律的氛圍之中,記錄聽歌的情緒。

「書法的線條是可以把音樂記錄下來的媒介。書法的線條也講節奏、規律、快慢、輕重。」

「(要用哪種字體)是很即興的,我沒有事先去定好。就是聽了歌,拿毛筆,下筆的時候才決定,順著歌詞意境寫。」

三十幅作品的字形就如嘉堃所說,涵蓋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;其中兩幅加入紅色墨汁的作品,亦是興之所至,感覺到位了,便用上先前做廣告作品剩下的紅顏料,畫龍點睛。

《山海》@草東沒有派對/王嘉堃作品/TAMA拍攝

以線條記錄節奏,以抽象表達抽象

嘉堃的作品不若傳統想像中的書法作品,字跡並不工整,也不期待觀眾能夠逐字辨識。

他要觀眾看到的,是抽象的「整體感覺」。畢竟,筆劃線條就是他擅長用來表達情緒的媒介。

「包括線條和空間,這很重要。線條是抽象的,我們的情緒也是抽象的,以抽象表達抽象,我認為是再適合不過了。」

以抽象表達抽象,難道不會更難理解?

「要有那個sense。有時候人太封鎖自己,把持不該有的執著,只要放鬆開來會有不一樣的感受。」

「有人會覺得書法一定要怎麼樣,但沒人這麼規定過,有的都只是個人在規定。整個書法史,從來沒有說一定要怎麼寫的,創作是很自由的。」

本次的展品中,可見一些字跡渲染,甚至錯字塗劃的部分,但只要「感覺到位」,嘉堃就不會重寫。世俗眼光下的瑕疵,在作品的整體感覺下,也可以是視覺效果自由發展的一部分。

《愛的代價》@李宗盛/王嘉堃作品/TAMA拍攝

有了技術才能表達感覺

不過,如今行雲流水、突破框架的嘉堃,在1992、1993年習字時,同樣是從傳統而工整的字體開始練起。

「因為要控制毛筆,毛筆是軟的,要細、尖、撇、折、捺等等都訓練你對毛筆的控制能力,還有控制空間,也就是筆劃之間的空白分佈。」

「楷書看起來那麼整齊,就是因為它的空白處差不多,都很平均。小孩子寫的字有趣味,但它是不太平衡的,有些地方密、有些地方寬,這是對空間的掌握。」

談起書藝在即興之外的學問,嘉堃總是興致勃勃。

「技術是基礎。要有技術、基本功要非常好,才能表達感覺。(技術就是)你要細的時候能細,要粗的時候能粗,這不是為所欲為,要練蠻久的。」

「而且(要了解的)不只有毛筆而已,還有墨、紙都要控制。比如我用的紙是深宣,(墨汁)會漲,墨的用量多少、要兌多少水,這些都要兼顧。」

「我們寫久了,毛筆一碰到墨就能知道是濃或淡。」

這一切苦練,用他的話來說,就是「有了技術才能表達感覺,不能沒有基本功就強調韻味。」

人是貪新鮮的動物,創意即不斷求變

寫字廿餘年的嘉堃,小時候就喜歡書法。

他笑言,曾經歷過字跡不夠工整而慘遭「貼堂示眾」的時期。但進入高中後,他開始寫信交筆友,自此用心寫字,字跡更屢受讚賞。

當時他發現,要把字寫好並不難,「只要稍微用心,寫慢點就可以了。」這種對美的直覺,他相信與自己當時彈吉他,創作詩、詞、曲有關。

迄今,嘉堃的書藝作品中依然可見他所創作的詩句。

《在這座城市遺失了你>》@告五人/王嘉堃作品/TAMA拍攝

嘉堃是在高中畢業後開始學書法,並結識一名在馬來西亞藝術學院(MIA)擔任教職的老師,繼而進入該校修讀純美術,主修水墨畫、副修書法專科,受益於該學院創意與臨摹技巧並重的教學方式。

他的創作形態多元,寫過短文、俳句、古詩、現代歌詞,還有作家范俊奇的長篇文章,不僅著有比人身還要龐大的大幅作品,也曾與詩、舞、音樂做結合,現場演出揮毫。

談到日後計劃,他直呼還有很多,除了詩人木心作品《詩經演》的300首詩計劃,更笑說也想過要把黃色小說寫上宣紙。

不難發現,創新和穿越局限是嘉堃的核心關懷。訪談尾聲,他提到學院時期老師曾分析世界書法展中各國的作品,「日本的作品變化是最大的,同一個書法家每年的作品都不一樣。」

「中國的(藝術家)每年都一樣,有時10年前後的作品,如果沒有表明年份,是分不出差異的,那是不夠用心嗎?」

「人是貪新鮮的動物,一直重複寫的時候,難道不會累嗎?」

 

【活動資訊】

王嘉堃「Sing a Song 2.0」書藝個展

日期:10月19日——11月15日為止

時間:早上10點——晚上10點

地點:Petaling Jaya Performing Arts Centre(PJPAC)
1 Utama Shopping Centre, S611, Second Floor, 1 Utama E, Bandar Utama, 47800 Petaling Jaya, Selangor

最後一週,別錯過啦!

*書畫作品若不清楚,可透過Ctrl/Cmd+或滑鼠放大網頁*
《散去的時候》@ DecaJoins/王嘉堃提供

《偶然與巧合》@陳綺貞/王嘉堃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