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因為高鐵藝術計畫「寶島隨身聽」的契機,柯智豪分別邀請了荒山亮、王宏恩、羅文裕三個人,促成了彼此的第一次合作,各自作為台語、客語、原住民語在台灣的代表角色,攜手完成了歌曲〈慢慢快活〉。不禁好奇,為此詮釋了客語角色的羅文裕,自己是如何「慢慢快活」的呢?
◾ 羅文裕眼中,在〈慢慢快活〉中一起合作的音樂人們
羅文裕:這次合作的音樂人都各有特色,像柯智豪來自台北大稻埕,很local,但又能串起不同類型音樂的風格,格局很廣,能跟古典和現代對話,觸及更多的可能性。另外,我是從布袋戲聽到荒山亮的音樂,總是把他跟布袋戲劃上等號,先在美國讀書生活,後來回到台灣發行國、台語專輯,之後又在布袋戲音樂上大放異彩,在他身上,感覺人生真的有無限可能。
然後王宏恩以前就滿熟了,有一起主持過節目。基本上他是個很隨性的人,聊天很搞笑,但他一拿起吉他唱起歌來,彷彿一秒就可以把我們帶進他的家鄉部落,聞到山林、草原的氣味。
所以這幾個音樂人一起合作迸出的火花很有趣,我覺得有一種「小寶島康樂隊」的感覺。(笑)
◾ 不斷移動的人生,手機是重要資產!
羅文裕:現在趕通告沒有高鐵不行吧?那已經是生命的時光隧道,把冗長的移動時間變短了,畢竟舟車勞頓對演出的趕場工作,其實負擔不小。在有高鐵以後,感覺「賺到」了很多的時間。
移動中我常聽音樂,通常會聽偏Folk的類型,或是自己正在進行中的demo,有很多歌曲其實都是我在車廂裡突然觸發到的靈感。我也不時整理手機裡的語音備忘錄,裡面有很多創作的想法,我需要將他們分類,手機是我很重要的資產啊!但我都有把資料儲存在雲端,哪天我若出意外,至少大家知道我的demo放在哪裡,我的內心緊緊繫著我的作品,哈哈!
◾ 那些路上,記錄了移動時刻的歌曲
羅文裕:以前每次返鄉搭客運回南部需要很長的時間,回家的路途上內心很糾結,因為那時自己還沒有很「成功」,沒達成夢想覺得會讓家人擔心,到底要不要跟家人講自己的狀況?但一回到家,家人開心的迎接你,人回家就好,這份家人給的溫暖情感就一直都很深刻,所以寫了〈南下列車〉。
〈南下列車〉另外一個創作背景跟朋友的故事有關。朋友是工程師,他每年回家看見家人越來越老邁,後來他選擇放棄工程師的工作回到家鄉去種火龍果、芭樂等水果,沒想到種水果賣很好,也讓家人很開心,
他的故事讓我思考,不一定要在城市尋找的機會才是成功,回到家鄉陪伴家人闖出一片天也是種成功。
以前人們很常講「北漂」,但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回到家鄉創業,或繼承老家的事業,其實家人也不一定需要你多功成名就,只要我們都健健康康、開心就好了。關於成功,我們可以有更多不同的視角。所以〈南下列車〉的「南下」,有兩個意義,一個是還沒成功的忐忑心情、一個是我想要回家鄉選擇不一樣成功方式,有一個時代的意義在裡頭。
還有一首〈放心去旅行〉,意外的成為許多人追思禮拜的歌,可能因為歌詞的字裡行間是講面對人離開的心情,比如提到:「我知道你去了更美的地方,不再有眼淚也不再有悲傷,當我想你,我會抬頭看天上,當你也想我,就到我夢裡逛逛。」其實是想告訴掛念的人,請放心去旅行,我會在地上好好的,有很深厚的情感在這首歌裡。
◾ 不論人在哪裡,家還是最棒的地方
羅文裕:大家都知道「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」,而我有一首〈鄉音〉,其實是寫給北漂的自己。
北漂的人在外一定有遇到挫折,但那都是生命的養分、是生命的韌性,每次的失敗都是可以調整自己的機會,但〈鄉音〉還有更廣泛的概念。比如我們到了海外面對一大群外國人,難得遇到了台灣人,忍不住互相講起了故鄉的語言,不管是台灣的哪一種語言,都會感到很親切。
說到口音,我其實到高中才開始講中文,在那之前都是講客家話,所以剛上高中時我不太敢開口講話。當時學校有國語正音班,我在那時候才正式學習中文、ㄅㄆㄇㄈ注音系統。所以我高中很認真學兩件事:一個是學彈吉他、另一個就是學習講中文。
在創作上,我會找尋自己有感覺的故事來出發,用什麼語言創作都不一定,
先把旋律或是歌名完成,或是部分段落的歌詞先好,之後再整合起來。最近很常從韓劇、影集裡面找靈感,因為疫情閒暇的時間比較多,所以終於有機會接觸。比如最近看了《單戀原聲帶》,雖然短短的四集而已,講創作者的故事卻非常動人。而且裡面的歌曲很好聽,帶給我很多靈感,看完劇就寫了三首歌,如果一季有十集我可能就寫出一張專輯了吧?(笑)
另外,客家文化裡有一首知名的情歌叫〈無緣〉,描寫在一個在外地打拼的男子,非常思念留在故鄉的愛人,但最後兩人分手了。以前的歌曲形容的距離感都好像特別遠,但現在想想,不過也是北高兩地而已,可能因為現在交通工具太發達了吧?
◾ 在音樂與策展之間:身份的移動
羅文裕:2022年,我跟朱海君一起主持一個新節目《寶島朱羅紀》,其實也跟「寶島隨身聽」有關,來賓找了這次合作的音樂人們。有一集提到我策劃的活動「客家小吵」,策展的初衷,是因為從小到大我都覺得故鄉還沒有較高規格的音樂會,或者有時邀請到了知名的人,但硬體音響的體驗可能不夠好。而我在音樂這行業還算耕耘到有一點成績,還有人脈與資源,因此想要策劃一個品質好的活動,讓故鄉有好的音樂藝術可以欣賞。
不只是這樣,也希望能藉此鼓勵家鄉在地的年輕音樂人,了解到原來我們在地音樂跟其他音樂「吵」在一起,是可以很有意思的。客家文化的自信一定要抬頭,而音樂會能把人流引進來,帶起當地的收益,很希望「客家小吵」能成為巡迴的客家音樂活動品牌。目前「客家小吵」還沒有完整的經營品牌活動,我希望可以引起到更多公部門、一般大眾的注意,在參與之後都可以覺得這是很棒的活動。
以前在我的家鄉,是難邀請到知名的線上藝人,但現在我能透過人脈來補足這一塊,由我來策展音樂、規劃硬體燈光,跟我的團隊知道音樂節目怎麼規劃會比較好聽好看,讓視覺、DM、海報、出去的都是有質感的,現場的擺設、動線都是很棒很順暢的。在《寶島朱羅紀》那一集裡我是來賓,帶大家逛逛影響我成長過程中孕育音樂創作的角落,再帶到演出的盛況,
希望每年都能有幾次「客家小吵」在台灣各地發生,甚至到海外也能舉辦。
◾ 後疫情時代下,羅文裕的生活變化?
羅文裕:疫情讓人與人的互動改變很大,像大家對於社交互動逐漸有了畏懼、保持社交距離,有意識的戴口罩避免互相傳染等等,也讓我感受到人類真的渺小,也迫使思考以後在面對的停電、水資源不足時,到底該怎麼辦?這一次的病毒,也提醒我們要愛惜生活與環境、自己的家,一旦忽視大自然的警訊,傷害會越來越大。
其實我的工作受到疫情影響很多,很多活動取消、延期,台前表演的人要工作,幕後的、硬體的人也都需要工作,我希望能回到疫情前或找到後疫情的對應方式,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行動的生活。
來到2022年,我其實有兩個重要的計畫:一個是協助彭佳慧製作她的第一張客語專輯,然後發行;另一個是年底會有個人的演唱會,希望能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我,聽見我這ㄧ路從國語、台語、客語的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未來的想法,請大家期待!